知识社会,何以陷入知识危机?——李正东老师主讲“才聚语海,天天讲”(第215讲)
发布时间: 2012-07-11 浏览次数: 180

2012528星期一晚上六点,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B102,人文学院李正东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令人深思的讲座知识社会,何以陷入知识危机?

开篇,李正东老师以考试地狱为楔子,从当代大学生最敏感的话题开展讨论,深刻反思了当代大学教育的困境。有些问题,正是我们身边存在的真实案例,同学们在听讲座的同时,也在反思着自己。

紧接着,李老师又从大学历史与大学之谓讲到我们的时代与当今的大学,并且深入探究为什么我们陷入心灵的贫困,对中国教育进行了追问,讨论了自由与规训之间的知识生产。心灵的贫困,正是我们这一代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大学生活失去了以往的光彩,独立性和公共性日渐被技术所支配。

在场的同学们,都随着李老师的发问和引申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我们陷入知识的危机?为什么我们陷入一流的陷阱?就此,李老师在实用主义和真理主义之间分析了教育的除魅路径,在通识与专业之间探讨了教育的逾越。之后,李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寻找遗落的梦想:大学精神的追问与重建。从五四时期北大精神的追求到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执着,从柏林大学创办的立本到哈佛大学的独立,这都是我们当代大学所缺失的。

最后,李老师在沉重的反思中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用两个问题寄予了我们希望——大学我们该教什么?大学我们该学什么?如何踏上明日的征途,对于学,李老师提出了思维训练(博雅、论辩、批判),寻求真理(继承、可道、创新),人文精神(至善、知耻、乐礼)九点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和努力的要求与方向。如何找回桃李花开的地方,对于教,李老师更是意味深长,他借用北京大学的社会学前辈郑也夫先生的归纳:读书、写论文、思考和观察,为自己作为教师的一员也树立了教的目标和方向。那就是,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方法性的思维、科学性的思维和批判性的思维。而读书、写论文、思考和观察正是与这些思维相呼应。

真心感谢李老师带给我们这场精彩的讲座,今天的这场讲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有关现实、有关理想的反思与追问,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思考中明白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让我们在面对世俗与冲突的象牙塔中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人文学院杨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