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社会工作专业举办第二期“卓越社工师”讲坛
发布时间: 2012-07-10 浏览次数: 212

625下午13:00,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法学系副主任、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上海公益社工事务所总干事陈蓓丽老师应邀做客我院社会工作专业第二期卓越社工师讲坛,为我院进行社会工作认知实习的同学主讲了社会工作发展状况、服务拓展与职业前景的专题报告,本期卓越社工师讲坛由徐琼老师主持。

陈蓓丽老师为在座同学以分布的形式形象具体地分析了未来上海社会工作发展的形势。至2015年,上海将计划发展7.2万社工。85%为社区社工,其中主要为社区街道原有的需进行专业培养工作人员,而专业本科生约占5%10%为机构临床社工,3%为社工督导和社会工作教育者,1%为企业社工,1%为职业社工处主要负责社会工作政策制定和人才的管理。

陈蓓丽老师结合自己作为上海阳光青少年事务中心、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专家督导的经验,指出了现在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就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愿从事社会工作行业居多,且学历越高流动性越大约为10%左右。若按计划至2015年上海发展7.2万社工,显然这是不够的。

另外,陈蓓丽老师纠正了一个很多人一直错误理解的社会工作者就是社区大妈的观念。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社工他的各方面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不仅仅要靠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自身的判断力和敏感性。无论是从言行举止还是着装,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感受,真正从实际行动中感受案主的感受。如此,才能够获得案主的信任,提供切实周到的服务。

陈蓓丽老师在报告中倡导做一名卓越的社工师需要回应三大社会工作导向。在社会服务中,需要回应现实社会需求、社会问题、惠民服务项目三者为导向,多领域推进,培育社会工作的机构,以实务能力建设为推进。现如今,上海会在社会福利、社区建设、流浪人员救助、司法矫正、青少年事务、社会救助、人口计生、妇女权益代表和维护、教育辅导、医疗卫生和优抚社会工作等多方面领域进行探索,这些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我们专业社工来实现。

陈蓓丽老师在最后希望并鼓励大家爱上社会工作这个讲奉献的事业。其中,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名社工最重要的还是内心要有一种驱动力,有一股助人的热情,即使回报不多,但也能乐在其中!(人文学院 曹怡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