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榜: 国际学术研究院院长高胜文博士捐建上应大全开放自助图书馆港澳台图书专馆
发布时间: 2022-03-31 浏览次数: 15

         日前,国际学术研究院院长高胜文博士上应大全开放自助图书馆捐赠图书一批,捐建港澳台图书专馆,其中包括多部澳门出版的精品经典图书,弥足珍贵

 为更好提升人文素养,践行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人文学院积极建设全开放自助图书馆,面向校内外开放。国际学术研究院院长高胜文博士积极响应学院倡议,精心组织澳门图书捐赠活动,带头挑选一批藏书寄往上应大全开放自助图书馆高胜文博士向上应大全开放自助图书馆建设表达美好祝愿,希望更多人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读书提升生活,也希望以此加强沪港澳学术交流合作,鼓励更多人关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国际学术研究院共同致力于加强沪澳学术交流2021年双方签订协议,深化沪澳学术合作关系,促进沪澳人才国际化研究人文学院院长张向前教授衷心感谢高胜文院长积极为建设上应大人文学院全开放自助图书馆澳门分馆作出的努力,双方在建设及发展“澳门学”、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现代大学书院、人文产业学院、联合科研以及成果出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高胜文博士表示,国际学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促进各学术研究领域的繁荣和发展为宗旨,多年来致力于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并先后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国际友好合作关系。与上应大的合作,开启了研究院与上海高校的合作新篇章。相信日后能为特区政府《施政报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的人才需求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未来,期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建设及发展“澳门学”、共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联合科研以及成果出版等方面,共同推动沪澳两地学术研究的发展。  

高胜文,行政学博士、心理学硕士、管理学学士。 非浪漫主义作家、跨领域学者,从事社团社会服务及学术研究工作多年,现任国际(澳门)学术研究院院长、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上海应用科技大学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院(中国澳门)院长、国际公共管理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涉及音乐、体育、教育、心理、文学、 历史、艺术、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关係、社会、经济及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多个领域。

高胜文还担粤港澳人才战略研究所所长、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胜‧文化基金会行政总裁、澳门吉他协会会长、澳门音乐教育协会会长、澳门三人足球协会主席、澳门音乐艺术教育中心总监、澳门口琴协会监事长、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澳门)秘书长、澳门中华教育会会员、珠海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山市大盛陶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顾问、澳门管理专业协会会员、澳门我是演讲家协会特邀教育顾问、澳门城区发展促进会顾问、《澳门教育》出版委员会编辑委员、澳门经济学会会员、澳门地区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协会学术顾问等非牟利社会职务, 并常为政府、企业及非牟利组织担任顾问。曾任美国国际钢琴比赛特别顾问、澳门政府大熊猫馆及民政总署艺墟音乐策划、澳门作家协会秘书长、路环石排湾居民互助会理事、澳门声汇乐器行顾问等职,同时兼任多种音乐考级考官、多届音乐艺术节之执行主席及评审、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研究员等职务。

多年以来,高胜文一直关心国家政策对澳门社会经济的影响,长期研究及撰写“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文章。 201912月,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基金会、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及高胜‧文化基金会资助,于“双庆”期间,把近年的覈心研究成果结集并出版《“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澳门的发展范式与推进路径》一书,藉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以及与更多的学术研究爱好者分享该领域的前沿问题、交流经验、促进该学术领域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市民关心澳门及国家的发展、为澳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攷依据。 此书的出版,也同时填补了澳门学术界这方面的空白。

近年,出版《“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澳门的发展范式与推进路径》等专著4部,参编10馀部,在《澳门研究》、《“一国两制”研究》、《行政》、《教师杂志》、《澳门教育》、《澳门新视角》、《澳门经济》、 《华侨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人文社会科学多个领域之论文100馀篇。 其中,论文《澳门〈劳动关系法〉休息权刍议》获澳门工会联合总会2016劳动关係学术研讨会暨休息休假权徵文比赛公开组冠军,论文《澳门社会指标体系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获澳门经济学会举办之2017澳门经济论文比赛公开组三等奖, 论文《“一带一路”,澳门的机遇、优势与发展策略》获澳门经济学会举办之2018澳门经济论文比赛公开组优秀论文奖。 学术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多次获奖,备受认同及肯定。

 

                                                                    文:杞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