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举行课题申报经验交流会暨2023年课题申报启动会
2022年11月18日晚上19:00-21:00,人文学院以线上形式组织开展课题申报经验交流会暨2023年课题申报启动会,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正东主持本场会议,会议吸引了院内外30余位老师参加。
会议伊始,获批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杨发萍博士分享了她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过程中的几点感悟,她指出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是一场最公正却又最不确定的过程,需要把握申报心态、申报准备及申报实施三个方面。在申报心态上,应该始终保持应报尽报的态度,精雕细琢的细心,经得起失败的信心及卷土重来的决心。在申报准备上,既可以利用国家社科选题指南征集获得选题先机,又可以结合自身研究基础自命题目,两者均要做到研究基础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在申报实施上,要做到规范论证、思路清晰、集百家之言。

接着,获批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郑晓茹博士从如何选题、论证撰写中常见的困惑及需要注意的细节等三方面入手,分享了自己撰写申请书的策略与技巧。在选题方面,她指出可以将此问题拆分为两个小问题去思考,一是如何根据课题指南选择条目,二是如何巧取课题名称。在论证上,她回答了三个论证中的常见问题,包括如何写好文献综述、如何写框架思路以及如何写创新之处。最后,她还指出了申请书的撰写需要注意文本细节,做到文本的形式之美。

获得扬帆计划资助的张旭阳博士从项目情况、网上申报细节、任务书填写等方面非常详细地分享了她的经验和申报技巧。首先,张博士介绍了2020-2022年间扬帆项目申报规定的变化。其次,她建议申报选题可以延续博士毕业论文题目大方向,并根据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选题指南关注热点进行调整,研究内容需简洁,可以考虑列提纲,同时表现数据优势与量化分析方法的运用,科技类项目填写的关键问题、技术难点,尽量突出研究过程中的模型构建。最后,成果形式和考核指标上,她也给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在三位课题申报经验分享者汇报之后,社会工作系的严骏夫博士分享了他的参会心得体会,他指出三位分享者成功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切实做好了“两大关、一环节”,即攻克选题关、做好撰写关、牢记复盘环节,三位分享人身上都具备着细心、专注、能钻研、善总结等品质和素养,值得青年教师们学习。
本次会议最后,李正东副院长指出课题申报是一个悟道与修炼的过程,老师们需要永不言弃、执着求索的精神,并鼓励各位与会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等各级各类课题,倡导形成学术互助共同体,齐心协力克服课题申报过程中“打退堂鼓和摇摆”的问题,凝聚学术研究的“精气神”,重塑屡败屡战的勇气、打磨愈挫愈勇的锐气。人文学院今后也将做好教师申报课题过程中的个案辅导和个案服务,力争2023年取得更佳科研成绩。
人文学院 严骏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