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造福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22-12-20 浏览次数: 184

为民造福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路径与实践经验,1217日,在上海市社会学学会指导下,由我校主办、人文学院与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承办的“为民造福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举行。20余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嘉宾学者齐聚云端,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围绕社会政策与福利实践、社会工作与治理转型、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等专题单元,共话研究前沿议题、共谈社工人才培养。研讨会包含开幕式、主旨发言、专题研讨、闭幕式四个环节,吸引了全校百余名师生的积极参与。

 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由人文学院院长张向前教授主持。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健以及上海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杨发祥教授出席并致辞。

 在开幕式上,李健书记对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办学理念、特色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推进我国社会建设、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努力。社会工作是为回应现代社会涌现的各种新问题而出现的专业与职业活动,在即将迎接我校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入学的关键时点,组织召开本次研讨会具有特殊意义。

 杨发祥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为民造福”是顶层设计和末端治理的有机结合,也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动力。他肯定了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办学定位与特色,表示我校社会学学科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希望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对社会发展需求保持敏锐嗅觉,深化社会工作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主题报告环节由人文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李正东主任主持。在这一环节中,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兰州大学民族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焦若水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社会学院院长符平教授以及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教授分别围绕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脉络与趋势、基层治理的主体性理解、引领型融合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当前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若干问题等前沿议题作了精彩报告。

 在下午的专题研讨环节,来自上海政法学院的张善根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邢海燕教授、集美大学的姚进忠教授、复旦大学的陈岩燕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的黄锐副教授、上海大学的金桥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的赵欣副教授、河南师范大学的杨威威副教授以及南京邮电大学的胡高强博士从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社会政策、人类学等领域,分别聚焦社会政策实践、社会工作服务与城乡社区建设三个单元主题,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思考,就家庭教育社会政策、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社区营造、城市综合体建设、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黄晨熹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彭善民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分别对三个单元的主题发言做出了精彩评议。

 闭幕式上,人文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李正东主任作会议总结发言,对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认为本次研讨会为我校社会学学科发展进一步梳理研究方向、凝练专业优势提供了重要启发,并表示人文学院将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建设为抓手,继续推动校内院内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从创意城市到智慧社区的全新发展路径,从优化社区服务与管理的角度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协同培养创新路径。最后,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文致闭幕词,她对莅临本次会议的嘉宾学者所带来的学术盛宴表示由衷的感谢,并为将来进一步合作交流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工作,支持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更多的学术研讨交流来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硕士点建设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文/图:严骏夫 郑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