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举办“数智赋能与基层治理现代化”跨学科前沿论坛
发布时间: 2024-12-18 浏览次数: 82

128日,由中国社会学会、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上海市公共事务管理研究会指导,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主办的“数智赋能与基层治理现代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社会治理智能化前沿论坛”在我校徐汇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委党校等高校院所以及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与黄浦区、闵行奉贤区、宝山区区委社会工作部16街道办事处、行业机构的100余人参与,共同为数智赋能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献言献策。校科研院院长杜永教授主持开幕式。

校党委书记郭庆松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强调了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当前数智技术作为新时代的“新引擎”,不仅能够提升基层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更能够激发社会治理的活力与创造力。郭庆松指出,以技术嵌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探索“新”文科之路以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协同发展构建“大”文科格局,为社会学等学科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挑战新机遇。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曾群致辞,他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并希望与会嘉宾能深入交流,推动上海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并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着力社会治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中创新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汇聚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构建完善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为了更好推进数智技术赋能科研范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探索,加强政产学研一体化学科平台建设,开幕式后,校党委书记郭庆松、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曾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王天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文军教授、校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周文、校人文学院院长李正东教授共同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慧社区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大会分主旨报告和分论坛两个环节,主旨报告环节由我校人文学院院长李正东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彭勃教授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会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马西恒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葛天任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他们分别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基层治理中的数字负担及其应对、城市基层治理数字化营造问题、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治理的引领性变革、从精度到温度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动力转换、智能革命与数字递送工人的未来图景兼论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的国家角色等议题,分享了他们的前沿研究成果

平行分论坛一聚焦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由闵行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姚媚主持平行分论坛二重点围绕基层数字治理中的多元场景应用,由奉贤区社会工作部部长蒋仁军主持。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唐有财教授和上海市公共事务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顾丽梅教授分别做分论坛总结点评。来自黄浦区委社会工作部、宝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及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街道和彭浦新村街道、黄浦区外滩街道和瑞金二路街道、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奉贤区金海街道等街道办事处的党工委书记、主任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了各街道数智赋能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经验,与会的上海社区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凡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数智科技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介绍了数智技术融入社区治理的应用探索和未来趋势前沿论坛围绕数智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行了精彩交流,现场讨论热烈。

此次前沿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贡献了智慧和力量。面对数智化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学科发展路径、提升学科研究水平,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校也将紧密围绕数智化时代的需求,通过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致力于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引领新文科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