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召开2025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导师见面会
发布时间: 2025-09-24 浏览次数: 10


 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暨研究生导师见面会在六科B210报告厅隆重举行。会议由副院长周正柱主持,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文、院长李正东、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徐津津、副院长肖昕茹以及社会工作系、劳动与保障系、文化产业系系主任等导师代表,与全体2025级硕士新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新生们的研究生学术新篇章。

 本次活动分为“开学典礼”与“导师双选会及研究生入学教育”两阶段,环节紧凑、内容详实,既传递了学院对新生的殷切期望,也为新生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提供全方位指引。

 李正东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向全体2025级硕士新生致以热烈欢迎。他回顾了人文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领域的发展成果,强调学院始终以“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生涯的关键起点,更是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时期。”李院长寄语新生,既要深耕专业理论根基,也要主动走出课堂参与实践,将学术追求融入社会发展大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个人成长。

 随后,肖昕茹副院长详细介绍了人文学院硕士点概况。她围绕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科学与工程、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五个专业方向,系统讲解了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科研平台与实践资源,让新生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有了清晰认知。肖副院长特别提到,学院近年来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社区机构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助力大家实现“学以致用”。

 导师代表发言环节,三位系主任结合专业特色分享经验、传递期许。社会工作系系主任朱敏教授以“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为核心,鼓励新生多走进社区、服务机构参与实务,在关爱他人、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与同理心;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系主任戴建兵教授聚焦民生需求与政策动态,建议新生紧跟时代步伐,将理论研究与社会保障政策落地、劳动权益维护等实际议题结合,培养社会责任感;文化产业系系主任马衍明教授则围绕文化创新趋势,介绍了学院在文化IP打造、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实践成果,鼓励新生发挥创意优势,探索文化与科技、经济的交叉融合路径。

 学生代表的发言则展现了新生的朝气与决心。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的黄心雨、詹世韵同学分享了选择专业的初心,表达了践行“服务社会”理念的期待;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欣茹同学期待在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领域深耕,计划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探索;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的姜楠同学作为在职考生代表,承诺将平衡工作与学习,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徐津津副书记随后介绍了研究生学生工作体系,从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就业指导到校园活动,全面展现了学院对新生成长的关怀。她特别提醒新生关注心理健康,鼓励大家遇到困惑及时与辅导员、导师沟通,积极参与学术沙龙、文体活动,尽快融入学院大家庭。

 开学典礼最后,周文书记以“立德修身、勤学笃实、勇于担当”为关键词寄语新生。他强调,研究生阶段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希望新生坚守学术诚信,脚踏实地钻研专业,同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第二阶段的导师双选会及研究生入学教育中,各项指导工作有序开展。研究生教学秘书胡瑶瑛老师详细讲解了导师双选的流程、规则与注意事项,指导新生根据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导师;同时围绕课程设置、选课流程、学分要求进行细致说明,为新生制定学习计划提供清晰指引。辅导员田梓君老师则从考勤制度、奖助体系、安全纪律、宿舍管理等方面介绍日常管理规范,确保新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MSW教育中心副主任严骏夫老师还带领新生参访了实训中心,介绍了中心的功能布局与实践教学资源,让新生直观感受学院的实务教学条件。

 整场活动氛围庄重而热烈,新生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不时与院领导、导师交流提问,现场互动频繁、暖意融融。此次开学典礼暨导师见面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2025级硕士新生搭建了了解学院、对接导师的桥梁,更明确了他们的学习目标与发展方向,为其研究生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为新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成长平台。相信2025级硕士新生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在人文学院的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